第19章 张学良的崛起2(0/2)
就在此时,张学良果断地抓住胜利的契机,毫不犹豫地下令乘胜追击。其麾下那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迅速行动起来,如猛虎下山一般扑向霸县周边地区。一时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双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激烈战斗。
然而,直军也绝非等闲之辈。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抵抗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成功地攻克了胜芳和固安等重要据点。与此同时,奉军的西路军遭遇了惨重的失败,这使得整个战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直军逐渐形成了从三个方向对奉军发起夹击的态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张学良深知,如果继续一味地强行攻击,不仅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战果,反而会大量消耗掉奉军宝贵的有生力量。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当机立断地下达了撤军的命令,将部队有序地撤回到廊坊一带,并与张作相率领的军队会合。紧接着,他们马不停蹄地开始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准备迎接直军可能发动的新一轮攻势。
在紧张忙碌的部署工作间隙,张学良召集了自已的部下们,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兄弟,此次战役我们虽然未能彻底击败直军,但已经圆满地达成了预定的战略目标。如今局势复杂多变,没有必要再与吴子玉拼死一搏,徒增无谓的伤亡。”
当张作霖得知张学良下达了撤退命令后,顿时大发雷霆,对这个决定表示出极度的不满。但是,张学良并没有被父亲的怒火所吓倒,而是冷静而坚定地向他解释道:“父亲大人,请您息怒。此番作战,我们已经充分展现了奉军强大的实力,让吴佩孚不敢小觑。而且目前西路军遭受重创,已经无力有效地牵制直军。倘若我们不顾一切地继续强攻下去,只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这样做很有可能会让一旁虎视眈眈的日本人坐收渔利啊!”
张作霖听了张学良这番有理有据的分析,不禁沉默下来。他紧皱眉头,仔细思考着儿子所说的每一句话。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缓缓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道:“嗯,汉卿啊,看来还是你考虑得更长远一些。就照你的意思办吧!”
在当时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经过英、美等国多番斡旋与调停,直奉双方终于艰难地达成了停战协议。这场激烈的战争以一种微妙的平衡暂时落下帷幕。尽管奉军未能在战场上一举获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但他们却成功地遏制住了直军向北挺进的凌厉势头,从而稳稳守住了至关重要的东北根据地。
而在这场艰苦卓绝的谈判过程中,年轻有为的张学良大放异彩,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和沉稳睿智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无论是面对来自国内各方势力的压力,还是应对国外媒体的犀利追问,张学良都能从容不迫、应答如流,充分展现出远超其实际年龄的非凡政治智慧和过人胆识。这一出色表现不仅为奉系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更让他迅速成为国内外舆论瞩目的焦点人物。
就连一向以严肃著称的英国《泰晤士报》都对这位少年将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少帅张学良,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局势面前所展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以及深谋远虑,实在让人惊叹不已。他那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政治智慧,无疑将成为推动中国未来政局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
随着战事的平息,张学良因其在战争期间及后续谈判中的杰出贡献,在奉军中的威望和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张作霖更是毫不犹豫地正式任命他为奉军副总司令,全权统领整个东三省的军事事务。
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