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0/9)
第247章
万历八年,大明朝遭遇到严峻挑战,新政迈不开步子,治理整顿尚未结束,「刚克」还是「柔克」,争论不休。¨小′说¢C\M\S, /已~发+布·最¨新-章?节?
南方士绅受「柔克」的错误判断,阻挠清丈,挑起南北之争,影响极其严重。
皇帝加快新政步伐的要求受挫,对缓慢的进度失去了耐心。
为了遏制南方士绅「柔克」的倾向,继续对天下施加影响,皇帝决心到南方去,打开继续新政的突破口。
这必然要求地方省府作出积极回应,以及主动寻求中枢袖领们的支持一一尤其是诏书上指名道姓辅政的三人,也即是五军都督府首脑王崇古,都察院首脑海瑞,内阁首脑张居正。
于是,临行前的这场奏对应运而生。
第一个奏对的王崇古,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全力支持的态度。
第二个进入承光殿的海瑞,则是委婉地表达了部分批评的意见。
「我皇帝行事正大光明,岂能效仿郑伯克段于鄢?」
海瑞去过四川几年,莫名其妙变白了几度,反倒衬得脸色更加黑了。
他顺势抓着皇帝的手,口中碟碟不休:「若是查明有罪,自然可以按律处置。」
「若只是心存疑虑,便该令其无则加勉,以观后效。」
「陛下,坐观臣民犯禁,终究是要遭人病的—
朱翊钧尝试着把手往回抽,却发现抽不出来,突然有些后悔方才自己拉手的殷勤劲。
他无奈转过头,朝海瑞眨着无辜的眼睛:「海卿,朕分明表明过好几次心迹了,为何还是一再曲解朕。」
相忍为国的皇帝,有时不得不自缚手脚。
朱翊钧要以妖书案兴起大狱,程序上总得过都察院这一关。
入掌都察院的海瑞,显然对引蛇出洞的行为并不认同。
海瑞抓着皇帝的手,就是不肯放:「陛下就不该开放报禁,容得彼辈畅所欲言!」
《大明律》卷十八,刑律一,凡造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者,皆斩。
这都是太祖皇帝定下的杀头大罪。
朝廷应该导人向善才对,从没听过引人犯罪的!
报纸这种东西一旦开放,使人畅所欲言,那么触犯此罪的士人,可不就是与日俱增么?
要是拿着这种由头,跑去南方大起刑狱,后世不评个郑伯第二才是怪事!
朱翊钧实在扯不出手来,只得放弃。
两个人就在大殿中间,干巴巴地站着奏对。
朱翊钧想了想,还是决定直来直去:「海卿,此次朕必要以妖书兴办大案,之后也绝不可能重申报禁。」
海瑞闻言脸色微变,显然倔脾气又上来了,张嘴欲言。
朱翊钧先发制人,反问道:「海卿,纵观案中这些犯禁的山人,若是朕没有开放报禁,彼辈便不会著书出版,散布妖言么?」
他口中的山人,不是什么居于山中的隐土,准确来说,叫做掌控舆论的边缘知识分子。
山人虽然读过书,却又不愿或者不足以走上仕途。
高端的山人,当属复起前的王世贞这种,掌控民间舆论的命脉。
上可联动科道言官搞政斗,下可结社文盟,为士林袖领。
中端的山人,通常以干谒、售文、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