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势如破竹!投资德甲!打造产业链!(2/11)

后,不给决策权,这特么算怎么回事?

也就是说,杨诚只管投钱,怎么花钱,怎么经营,一概不能管。

这不成冤大头了吗?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汉堡的管理层真有这种本事,他们还能把北大王经营成现在这样?

而他们的挡箭牌是什么?

50+1政策!

所谓的50+1政策,其实并不限制外资收购德甲和德乙的俱乐部的股份。

啥意思?

就是你可以买,随便买,没事。

可就算你是100%的持股,没用的,因为你最多只有49%的决策权。

那些会员球迷选出来的管理团队,拥有51%的决策权。

请问,那我花这么多钱,买你这家俱乐部的意义在哪里?

哦,说到底,我特么就是只掏钱,不管事呗!

“这就是现在最大的问题!”贝肯鲍尔苦笑着摇头。

“汉堡也不乏感兴趣的投资者,据说他们当地有一个亿万富豪就投了1亿欧元进去,支持他们的HSVPuls计划,但他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本地富豪跟外资是明显不同的。

贝肯鲍尔叹了一口气,“当年红牛在德国找球队,也一样遇到过这些问题,最后他们选择了一家第5级别的球队,因为只有在级别这么低的联赛,他们才有机会改革俱乐部的会员制。”

莱比锡红牛的模式很简单,选一家会员非常非常少的俱乐部,收购之后,劝退所有的会员,重新组建一套会员体系。

会费不多,应该是只有1000欧元,但里面多了一条。

所有新加入的会员,必须要得到老会员的同意。

这就卡死了会员的准入门槛。

所以,莱比锡现在的会员非常少,只有十几个,而且全都是红牛集团的员工。

理论上,莱比锡红牛还是会员制,只是他的会员数非常非常少。

杨诚能不能也这么玩?

其实是可以的。

但有了莱比锡红牛的先例后,第二家这么玩的球队,肯定是众矢之的。

杨诚、夏晴和亚当·克罗泽充分考虑之后,都觉得没这个必要。

尤其是德甲联赛的封闭性。

说句不好听的,在50+1政策不取消的情况下,进入德甲的意义在哪里?

等到将来这条政策取消,那收购俱乐部还要这么折腾吗?

杨诚现在的模式就是,先打造出龙头,再从上往下打。

贝斯沃特中国人就是龙头,尼斯、亚特兰大和马拉加是次一级。

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德甲的球队,区别大吗?

“我说句实话,被汉堡和柏林赫塔这么一折腾,我现在真没什么兴趣了。”杨诚笑着说道。

贝肯鲍尔也是叹了一口气。

50+1政策其实反对取消的声音最大的,反而是那些中小城市的俱乐部,以及像汉堡管理层这样的人,这就是他们的保护伞!

而对于德国的球迷来说,他们也是安于现状。

原因很简单,德国的球票价格很低。

所有人都觉得,一旦打破50+1政策,引进外资,球票的价格就会飙涨。

这就会影响到球迷的切身利益。

更何况,他们还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