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未泯杂念参无相三戒当持号不岐(1/15)

二十岁为弱冠)的。即是说三十岁以上的弟子,最少亦已入门十年有多。你入门不过六年,现在也还没到二十岁,当然没人告诉你了。”小道士道:“师兄,你越说我可越糊涂了。祖师的事迹,每一个门人弟子都应该知道的。为什么要满了十年以上,才能把祖师的籍贯说给他听呢?”年长那个道:“也不是入门满了十年,就可以让你知道。只不过因为在十年之前,祖师的籍贯,是不忌讳,现在则是忌讳了。所以大家都不愿提起。要不是我告诉你,恐怕你再过十年,都未必知道呢!”小道士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脾气,问道:“什么忌讳?”年长那个道:“这里没有外人,说给你听也不打紧。你知道吗?”他正要说出“忌讳”的所来,忽然发现有个“外人”来了。是一个年约二十多岁的汉子,浓眉大眼,一副乡下人模样,双目呆滞无光,好像心神不属的模样,呆头呆脑的正向着他们走来。

年长那个道士狠狠地盯了他一眼,陡地喝道:“你懂不懂规矩?”那汉子一愕道:“什么规矩?”年长那道士道:“永乐帝为了对张真人表示尊敬,特许我们武当派立下一条规矩,天下学武的人无有不知,我看你是装蒜!”那汉子道:“我委实不知。”“你不识规矩,识不识字?”“若不是太深奥的字,倒还识得几个。”“你上山的时候,有没有经过解剑亭?写着这三个字的匾额,是悬挂在亭子当中的。你没看见?”那汉子道:“好像看见。”年长那道士勃然大怒,喝道:“哼,你这是明知故犯!”那汉子也似已经给他盛气凌人的态度激怒,淡淡说道:“我到底犯了你们哪一条规矩?我问你,你又不说出来。对不住,我有事在身,你若只知骂人,请恕我不能奉陪了。”那道士高声说道:“你经过了解剑亭,‘解剑’这两个字的意思你都不懂吗?武当派的规矩,就是不准外人佩剑上山!”说到“不准”这两个字,他已是拔剑出鞘,剑光迅如闪电,刷的一剑向那汉子刺过来了。他倒不是想要取对方性命,他是想卖弄手段,一剑划断那汉子的腰带,把那汉子的佩剑击落!他出手如电,只道这乡下少年决计躲避不开,心里只是在想:“要不要令他稍微受一点伤,作为薄惩呢?”根本就没想到对方有反击之力。结果当然是大出他意料之外,这一剑竟然刺了个空。那乡下少年也是个倔强的脾气,即使他知道对方的用意,他也不甘受辱的,何况他并不知。突然遭到对方的袭击,他本能的就拔剑抵御了。双剑相交,铮的一声,溅出火花。乡下少年喝道:“你怎能不让我说话,我……”那道士是在意想不到的情形下被他反击的,要不是应变得宜,险些反而受伤,不觉老羞成怒,哪肯听他分说,立即又是一剑刺将过去,喝道:“你分明是看不起我们武当派,还有什么好说!”这一剑来得更快了,竟然刺向乡下少年的眼睛。乡下少年已是无法分神说话,长剑一圈,化解对方攻势。那道士不觉也是心头一凛:“他这一招怎的竟然好像是连环夺命剑法中的第十八式长河落日?”但此时双方出手都快,他已是欲罢不能。乡下少年连退三步,退一步化解对方一分攻势,连退三步之后,好不容易稳住阵脚。刚要说话,那道士的剑法已是倏然一变,从连环夺命剑法变成了太极剑法,剑势如环,一个个的剑圈,宛如长江大河滚滚而上,迫得那乡下少年必须全神招架,仍然无法解释。道士大为得意,心里想道:“原来是本门一个学艺未精的俗家弟子。哼,即使你是本门弟子,你对我不敬,也该惩罚。且击落了他的剑再说。”岂知对方的剑法虽不如他,但要击落对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