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雪夜来客(1/3)

见之怪状。李老头心下害怕非常,却还是硬着头皮上前,仔细招呼。这几位喇嘛也如前两拨人一般,只要了茶饭,便不说话,做下吃喝。徐公子两人走到楼梯转角,见这客栈小小中堂之中竟挤了十几人。这些人有僧有俗,有汉有蕃,一应静坐吃喝,席间泾渭分明,丝毫不乱。徐公子心下警惕,拉住身后少年,两人缓步走下楼梯。见两人下得楼来,楼下众人尽皆停下吃喝,齐齐转过头来,直直盯着两人,看得两人头皮发麻。只见汉人那桌里站起一人,对徐公子说道:“仙人抚我顶,结发授长生。两位公子,我们又见面了。”那徐公子一见这人,顿时眼皮直跳,头痛无比。这徐公子本名徐方旭,跟着他那少年是他的师弟孙向景。两人乃是苏州长生老人门下。要说这长生老人,就要从汉朝杨雄说起。杨雄从易经两仪道理中,领悟了三才奥妙,将种种三才变化写在了一本《太玄经》中。唐时一位武林人士从这《太玄经》中读出了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便想将此道理融入武道变化之中,随后此人皓首穷经,竟真写出了一本《太玄经注》,阐述毕生武学道理。后人靠着这本《太玄经注》,竟生生拉了一个邪教起来,在唐玄宗时猖獗一时。后来唐末战火纷飞,这邪教在中原武林围剿之下灰飞烟灭,《太玄经注》也不知所踪。百十年后,长生老人偶然间得了这本奇书,也从书中得了三才武道之变化,一飞冲天。

徐方旭于孙向景两人从苏州走水路到了蜀中,不意间显露了武功,竟被一群人看破出处,自称前朝邪教传人,纠缠两人将这《太玄经注》归还。只是这群人虽然毅力惊人,功夫却是着实一般,几次三番纠缠不成,反被孙向景教训了几回,若不是徐方旭不愿伤及他们性命,恐怕早就死了几遭了。自两人进了吐蕃地界,这群人便销声匿迹,不再出现。徐方旭早就被他们纠缠得头疼,还暗自庆幸摆脱,想不到今天又在这里相遇。“几位,早一个月前我就与你们说得清楚,谁出门也不能带着武功秘籍,这《太玄经注》原本乃是在我师父长生老人手中,你们若是想要,大可去苏州向他老人家讨要。我与小弟却有要事,不能奉陪诸位。诸位为何就是纠缠不休呢?”徐方旭一面揉着眉角,一面打发了孙向景自去一旁用些茶点,省的一会儿路上饥饿。那人却像没有听见他说话一般,犹自说道:“缘分使然,两位竟然与我们同门入住了这同一家客栈,想必是天道循环,圣典定要回归我教所有。如今我们请了吐蕃佛教大德做主,势要请回圣典。两位还是尽快将圣典归还,免得动了刀兵,惊扰了这一片净土!”徐方旭闻言更是头痛,他这一行多跟苯教上师往来,极少接触佛教大德,如今竟是被这群疯子请来到此,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见两人话不投机,一名喇嘛自站了起啦,双手合十行礼道:“这位施主,如今在这冈仁波齐神山之下,不宜妄动刀兵。老衲以为,这世间万事皆归因果,既然施主手中典籍本应归他们所有,还请施主归还。”徐方旭听得好笑,向那喇嘛说道:“这位大师,你又怎知他们所言不假?出家人身在化外,就该安心修行,诵念佛祖真言,何苦又来淌着一摊浑水?难道是他们与你相约,得了我的《太玄经注》便要借你一观么?”那喇嘛不了徐方旭如此聪慧,一言道破了他的心事,一时脸红,随即后退两步,高宣佛号道:“阿弥陀佛,这位施主,老衲是出家之人,不生妄念,不动刀兵。只是身后这几位乃是赞普派来护送老衲等人的勇士,也是军中一等一的高手,就算施主神功盖世,只怕也抵挡不得,何苦呢?”说着,喇嘛身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