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最后的拼图(1/5)

只要赶在弩炮发射前抓住他,此案就能画下句点。

但为什么他会觉得如此不安?

还有余天海的部下一个接一个的被捕,长乐坊也被保住,对方手中的牌可谓越来越少,可为何天命仪的危害数值始终降不下来?

在他的理解里,余天海在长乐坊设下的爆炸机关,和他从虞衡司里抢出来的古代武器,是两个并行案件,它们都有成功的可能。假设爆炸机关能造成一个甲等伤害,古代武器能造成一个乙等伤害,先不说两者谁大谁小,天命仪的最终值应该就是甲与乙的相加,并且解决一样就能实打实消去一部分损失才对。

天命仪究竟在信息海里看到了什么东西,才会得出不变的结论?

他自己又忽略了哪条线索?

狄仁杰闭上眼睛,再次在脑海中重构整个案件——从暗杀机关师开始,到最后的偷袭虞衡司,无数景象在他眼前掠过,宛若走马灯一般。

在灯影中,他看到了余天海的身影。

此人确实是整个事件的主谋。

无论是试图同归于尽的青子还是不顾一切启动机关的贾贺明,他们都以余天海为核心。那种尊敬与认同不是随便能伪装出来的,特别是在死亡面前。

但余天海真就是计划的最后一环吗?

这个念头跃出脑海的瞬间,他看到了一个新的黑影——

那影子仿佛伫立在余天海身后,正静静凝视着他!

狄仁杰感到背后瞬间冒出了一层细汗。

不对——还有人在替余天海执行另一套计划,这个人或许不是主谋,但他才是整个报仇行动的核心!

天命仪不是没有计算长乐坊计划失败、人员不断减少所带来的数值降低,而是在减去甲乙之后,对结果没有实质影响。假设这个计划能造成的损害是丙,则代表着丙不仅包括了甲和乙,还远远超过它们许多!

这样一来,许多事就说得通了。

主谋一旦把自己曝光于三寺的追捕下,就能最大限度的隐藏住部下的行踪。所以余天海会同时布置多个陷阱,自己却不坐镇当场,任由它们一个个失败。因为他知道,这些都只是不断提高三寺注意力的过场,当真正底牌翻出的那一刻,所有失败都将得到补偿。

那么这名黑影是谁?

从整个案件来看,他对长安的执法机构相当熟悉,说是了如指掌也不为过。同时行动与余天海完全分开,两者不存在任何交集点,同时还能准确把握案情的进展,从而选择恰当的切入时机。

而另一个关键问题则是,真正隐藏在幕后的计划又是什么?

天命仪给出的时间范围内,最容易引发大规模伤亡的就是新坊诞生仪式。可余天海已经把它当做了下一场行动的目标,出于掩护考虑,理论上黑影便不应该对纳新仪式动手,否则三寺和城卫军一旦反应过来,便有可能形成一箭双雕的局面。

那么还有什么东西能威胁到整个长安城?

狄仁杰如今所缺的正是一条这样的线索。

一块将所有图景联系在一起的拼图!

奚车驶过长乐坊坊关后停止下来。

“各位请稍候,我现在就去把刚才商定的计划传达给其他同僚。”诸葛武拱拱手,跳下车朝坊边的虞衡司探员跑去。

“我也去跟鸿胪寺汇报一声。”马俊紧跟着下了车。

“狄大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