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既要还要(2/4)
明面上讲不通,就开始上价值。
朱祐樘霍然站起,目光阴霾地盯着刘吉,朗声道:“刘阁老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这里我也要提醒刘阁老一下,这件事其实我一早就做了决定,任何试图更变朕想法的劝谏都毫无意义。
“如果担心我会因此而犯险,那在演兵时,我会尽量距离危险的地方远一些就是了。倒是诸位卿家,你们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
在场大臣非常疑惑。本来去或者不去,都是皇帝你一句话的事情,现在居然让我们自己来选择?
这话是什么意思?
怄气吗?
那去的人是不是会得罪同僚,而不去却要得罪皇帝你呢?
朱祐樘继续道:“此番演兵,目的是为大明边陲的长治久安,要是能达成此效果,自然是可喜可贺,但若鞑靼人仍旧执迷不悟,继续犯边的话,大明也不会惯着他们。今年开春这场战事,就当是一个漫长战事的开端好了。”
说这话时,少年皇帝的脸上平添了几分自信。
以前朱祐樘在朝堂上提到打仗、边关防御等等,完全没有底气。
甚至去年年底安排李孜省挂都御史衔协同防备边疆时,为了一个官职问题,皇帝跟大臣之间就争论不休,甚至需要皇帝以委屈的口吻,各退一步,才最终选择了折中之法。
但现在不过才过去一个月,形势已经有本质上的区别。
李孜省帮皇帝在西北打了一场胜仗,足以证明皇帝即便没有朝中这帮大臣支持,也拥有取得对外夷作战胜利的资格。
也就是说,皇帝现在完全可以在军机大事上,跳过臣子来决定一些事,而无须什么都受朝议限制。
这就好像后世某国宰执,跳过长老会来决定事务一样。
任何皇帝,都不想为朝中大臣限制其想法,尤其是一个刚登基不久,三板斧还没展现出来,有着锐意进取思想的少年君主。
怀恩眼看在场大臣全都默不做声,心中一突,这下是不是把大臣们反对皇帝的积极性全打没了?但还是只能站出来做总结陈词:
“明日早朝后,陛下将会列席阅兵仪式,由四卫营和锦衣卫护送前往城外校场。同时各公廨留人值守,剩余人等一并出席。”
……
……
朝议结束,朱祐樘返回干清宫,没坐銮驾,神情显得很轻松。
当怀恩过来搀扶的时候,朱祐樘才显得有些心虚,小声问道:“大伴,我在他们面前说的话,是不是重了一些?”
怀恩笑着宽慰:“陛下,您刚才在朝会上展现出了帝王应有的威仪,恰如其分,非常好。”
朱祐樘紧绷着的脸这才放松下来,笑着问道:“明天在哪个校场演兵?都安排好了吗?”
连朱祐樘都发现,朝会上怀恩有意遮掩了举行阅兵仪式的场地,似乎是怕消息走漏,而令宵小有机可趁。
“到时一切都会安排妥当。”
怀恩道,“稍后您要见见张家小国舅吗?一切都是他安排下来的,想来他会给你合理的解释。”
“是该见见了。”
朱祐樘点头道,“这两天没见到延龄,本来今日该让他入宫来旁听朝会的。不过也好,少看些那些人的争论,会让他心态放平些,只需要把演兵之事办好就行……
“大伴,你不知道,之前我听延龄说了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