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白云湖的数字吓死人(1/4)
小麦。
水稻田可以抢种一茬油菜,现在大家在地里忙着种油菜。其余犄角旮旯,以及新开荒的田地,种玉米、土豆和红薯。
这些都是皇上你从海外给咱们找回来的好宝贝啊,种下去不用怎么管,抗旱抗寒,收成还不不少。尤其是土豆红薯,一锄头下去,我的乖乖,满地都是。
要不然大家都说我们这几辈人是撞到大运,遇到了圣天子,过上好日子了。”
“那你们还养猪、鸡鸭和鱼吗?”
“养。
以前各家各户单独养,但是太辛苦了。
万历七年,第三队出了个能人,统一在队里养,各家各户平摊钱粮。
选好的猪种,盖砖瓦猪棚,再选精细人当饲养员,还时常去济南农科所找养猪的技术员,来给指导。
一年下来,第三队养了四百多头猪,头头体肥膘壮。每家每户分了一头过个肥年不说,其余的都卖给供销社,每家每户还分了一大笔钱。
其它队一看,这是好事,都学着模样,于是各队都有自己的养猪场。”
孟老汉很健谈,巴拉巴拉说个不停。
“养鸡场是农场办的,一年好像能出两三千只鸡,据说德州扒鸡,用的就是俺们白云湖养鸡场的鸡。
每天还出几千鸡蛋,专门卖到济南城。
鸭子就只有第十、十一和十二生产队养,养得不多,只有几百只。专门用来吃稻田里的害虫,前年闹蝗虫,这些鸭子立下大功,后来农场每年都要养上几百只.”
孟老汉不愧是白云湖农场第一批职工,各种情况张口就来,仿佛装在他的肚子里。
又攀谈了半个小时,朱翊钧叫人留下六匹上海牡丹牌花布,起身告辞,继续巡视。
十一点左右,有农妇先回家做午饭,朱翊钧随即选了几家,“突击”检查,验证了一番,发现虽有安排,但情况大致都属实。
站在一处路口草坪上,朱翊钧环视一圈,转头对于大富等农场、农垦局人员说。“你们白云湖农场去年盈利十八万七千六百七十圆,按照定制,百分之二十上缴农垦局,百分之三十留作农场运作,余下百分之五十分发给每家每户。
你们白云湖农场共计一千六百七十六户,每家每户平均分得盈利五十六圆。
滦州沪州和天津厂矿企业,熟练工人一年薪水在九十到一百二十圆,足以养活一家,等于是一家的收入。
如果是双职工,一年薪水可达一百二十圆到两百圆,也等于是一家的收入。
远远高出白云湖农场每家只有五十六圆的年收入,但是白云湖农场职工自己种地,集体养猪,有稻米小麦粮食吃,有菜籽油吃,有青菜萝卜和猪肉吃。
厂矿工人却什么都要买,不过农产品由厂子和制造局集团集体采购,价格相对市面上要便宜,但是每天人吃马嚼,耗费不少,其实生活压力不比你们小。
他们唯一的优势,可能是买工业品有内部价,比你们要优惠”
于大富、副场长和王学诚等农场人员,以及农垦局人员听得目瞪口呆。
他们早就耳闻过皇上最精明不过,现在终于见到了。
你见过哪朝哪代的皇帝,跟你把百姓们家家户户收入、生活支出的帐算得清清楚楚。
可是他们心里又忍不住涌出一种感动,只有把社稷百姓放在心上的皇帝,才会把这些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