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几乎没有缺点的君王(1/4)

武装反抗度田令,爆发了全国动乱,一度对东汉都产生了威胁。但他们的刀枪显然比不过刘秀的刀枪,很快被刘秀剿抚并用给镇压了下去。”

蒙恬听后,又问出一个问题:“为何刘秀能成功对付豪强,推行度田令,而王莽却未能成功?”

李念道:“因为刘秀和王莽面对的天下形势不同!”

“刘秀推行度田令时,天下人口已急剧减少,就算豪强占了许多土地,但死去那么多人,空出的土地也够活下来的人分。”

“有了地,能养活自己,诸多民众便不会再随豪强造反。”

“在大多时候,民众的需求很简单,图一温饱,只要能活下去,他们便会安分地待在那。”

“而王莽之时,流民遍地,王莽的地分不下来,王莽又没法给他们发吃发喝,活不下去,自然只能揭竿而起。”

“天下大乱也削弱了豪强的实力,在大乱中,豪强同样会遭受冲击,损失人口、兵甲、粮草等物,不复在王莽时那般强大。”

“另外,刘秀的政令相比于王莽也不同,他的度田令可没将土地收归为国有,仍可归属于私人。”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使得豪强们虽抵制刘秀的政令,但抵制没有在王莽时那般强烈。”

“虽然刘秀的政令也在损害他们的利益,但刘秀没将他们逼上绝路,哪像王莽直接要把土地收归国有,若真让王莽做成,他们的田产将在一夜间化为乌有,豪强们肯定不能接受!”

说到这,李念想到了鲁迅的那句话,笑道:“后世有位文豪说过一番有趣的话,可用来形容刘秀、王莽和豪强们的关系:”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王莽对土地的政令就是‘拆掉屋顶’,豪强们肯定不允许,而刘秀则是‘开个窗子’,相比起不能接受的‘拆掉屋顶’,当然是‘开个窗子’更能让豪强们接受。”

所以说,王莽真是个冤种,没有他搞的土地政策,刘秀推行他的度田令十有八九会阻力更大,但有了王莽这个掀屋顶的先行者,度田令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

至少刘秀没让他们一夜间田产全部清零,也就不好以后继续兼并土地、藏匿人口了,日子要过得比以前相对艰苦一些,如今皇帝老儿势大,大家捏着鼻子忍忍!

李念接着道:“刘秀在建立东汉的过程中,不仅取得了巨大声望,更锻炼出了一支实力不俗的军队,以及忠诚于他的文臣武将,这些都成为了支持他办事的力量。”“王莽在为道德完人时,在声望上也许能同刘秀相比,可其他方面却逊于刘秀,等到其篡汉、道德金身被破后,则更加不如。”

“刘秀为帝一生几乎没有缺陷,其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做的极好。”

“对内与民休息、整顿吏治、善待功臣、抑制豪强,使得经历大乱后的天下开始恢复元气。”

“对外虽不像武帝时那般打得四夷安服,却也让匈奴分裂、西域诸国愿意臣服,边疆多族归顺,更派马援平定了交趾叛乱。”

这刘秀竟然是一位几乎没有缺点的帝王,而且文武双全、内外通吃,简直不可思议。

如文帝也有像对外不太行的这种缺点,而像汉武,功虽大,过也不少……

刘秀就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