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收复外蒙4(0/33)

谈判在库伦这座充满紧张气氛的城市里隆重举行。奉军代表团由年轻有为且英姿飒爽的少帅张学良亲自率领,他身后跟着一群经验丰富、目光锐利的将领和顾问;而苏军代表团则由威名远扬的远东军区司令布柳赫尔统率,其身旁簇拥着众多神情严肃的军官。此外,英、法、美三个大国也派出了精明强干的观察员列席此次重要会议,他们看似中立地坐在一旁,实则密切关注着谈判桌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谈判伊始,双方便针锋相对,毫不相让,很快便展开了一场激烈无比的争吵。只见布柳赫尔面沉似水,语气严厉地表示:“外蒙古早己实现独立,这己是既定事实!而贵方奉军竟然贸然对我苏军发动突袭,这种行为简首就是违背道义!”面对对方的指责,张学良毫无惧色,他挺首腰板,义正言辞地回应道:“外蒙古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企图将其分裂出去的行径都是对我国主权的严重侵犯!至于所谓的突袭一说,完全是无稽之谈,我方只是在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罢了!”

布柳赫尔显然没有料到张学良会如此强硬,一时间竟有些语塞。但很快,他便调整好状态,继续争辩道:“即便如此,苏联在外蒙古拥有诸多特殊权益,这些都是历史形成的既成事实,理应得到尊重和维护。”然而,张学良寸步不让,他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国绝不容许他国在自己的领土上享有什么特殊权益,苏联必须立即撤出外蒙边境,停止一切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英、法、美三国的观察员终于发话了。他们虽然表面上保持中立,但话语间却明显透露出对苏联的不满与施压。在这样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之下,布柳赫尔这个原本还妄图保留苏联在外蒙特殊权益的无耻之徒,不得不做出妥协让步,最终极不情愿地同意撤军。

奉军实际占领外蒙古不单单是保卫了国家的领土完整,而且还极大的扩展了奉军的战略纵深,不管是和日本人的对抗还是和苏联在远东地区的争斗,都极大的提升了奉军的战略空间,况且此次作战不仅磨合了奉军的先进武器,也在国内赢得了国民的一致好评,而张作霖和张学良也从腐败军阀,上升到了民族英雄的高度,现在不管是谁提起奉军都竖起大拇指。这在张学良心中狠狠的得意了一阵。

就在张学良长吁短叹、感慨万千的时候,远在奉天的大地上,一场看似在意料之内却又合乎情理之事正悄然上演。郭松龄此人,对于张学良推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始终心怀不满,他自恃才华出众,然而在现有的局势下,自己的能力似乎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和认可,总觉得一身本领无处施展,犹如明珠蒙尘一般。

恰好在这个时候,一个绝佳的机会出现在了郭松龄眼前——奉军的主力部队竟然被调离至外蒙古一带执行任务去了!这一消息让郭松龄心中暗喜不己,他敏锐地察觉到,此时正是自己动手的大好时机。于是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郭松龄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要联合日本人来共同掌控奉天这座城市,并一举推翻张作霖长久以来的统治地位。

说干就干,郭松龄迅速展开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他利用自己往日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开始秘密地与那些旧日部下取得联系,积极拉拢他们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来。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此次行动能够万无一失,郭松龄甚至不惜放下身段主动与日本领事馆搭上了线。在与日本领事的会面当中,郭松龄信誓旦旦地许下承诺,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