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东风吹雪满征衣(1/4)

板凳,有的拿着烂木头,有的抱着一摞书,有的拖着几条麻袋。看的兵营中的正规军们目瞪口呆,连招惹都不敢招惹。

黄衣使者站在杨逸之身后,啧啧笑道:“侯爷真是神通广大,这些属下看去没有一个不是身怀绝艺的。虽然只有两千余人,但足以一当数十,两千人就是五万精兵。倭寇余孽,虽然势大,但哪里又经得起五万天兵诛戮?势必会马到功成。”

杨逸之淡淡道:“我不是侯爷。”

黄衣使者:“那我叫你驸马爷?”

杨逸之无语。

这位使者是皇上派来的,宫中的规矩自然晓的比他还多。随便拿着侯爷、驸马爷这样的称谓开玩笑,那可是要杀头的。

见杨逸之不置可否,黄衣使者又笑道:“我看你还是喜欢侯爷这么称谓。侯爷,你看令尊大人何等高兴。”

果然,杨继盛在这些武林人士到达之后,一反常态,显得极为高兴。他出身将门,本看不起这些草莽之徒,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流落江湖,也遭到他铁面冷拒。但此时,他却溶解在了草莽之徒中,就像是个武林耆宿一般。

那些武林豪杰知道他是杨逸之的父亲,对他的命令不敢不听从。倒也颇有秩序。杨继盛从十几岁就开始统兵,对于兵马之道有很深的研究。只不过半个时辰,他就摸清楚了这些江湖豪客的脾性,按照门派将他们分为六个营。少林、武当、峨眉、崆峒、铁剑各为一个营,其余的门派人数较少,合并为一个营。以五派掌门及另一营中选出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成为营长,统率各营。当然不能寄望这些武林豪客遵守军法,但他们却听惯了掌门的命令,是以这种安排一出,两千豪客立即就变得规矩有法起来。

这些武林豪客都身具武功,有些功力相当深厚。单兵作战能力极强,但往往是单打独斗虽厉害,但群体配合作战的能力极差。

杨继盛与几位掌门研究,最后找到了一个方法。

少林有十八罗汉阵,武当有真武剑阵。这些阵法都是历代高手的心血所凝,讲究的正是群体作战能力。比如少林罗汉阵,由十八个功力相若的人组成,就算是武功高他们十倍的人,或是数量超过他们十倍的人,也未必能过得去。而且阵法将十八个人的力量聚合在一起,互相照应,在群斗之中大大减少了伤亡的几率。

几位掌门也都是识大体之人,当此关头,顾不得泄露本派机密。于是少林、武当两派将十八罗汉阵、真武剑阵的阵图拿出来,供大家共同参详。其余门派的人又惊又喜,知道这两种阵法都是武林秘梓,修成之后,相当于武功陡增一倍有余。于是都格外认真地学习。由各派掌门共同甄选,按照武功、经验、年龄、体质的差别,共同组成了上罗汉十一座,中罗汉二十五座,下罗汉五十三座。每座罗汉阵十八人,上罗汉阵的组阵之人都是武林高手,一座罗汉阵足以抵挡千人。中罗汉阵的武功稍微差一些,也能抵挡几百人。下罗汉阵武功最低,但罗汉阵一结,挡百余人绰绰有余。另组成了上真武十七座,中真武三十二座,下真武七十二座。每座真武剑阵七人,组成人员跟威力与罗汉阵差相仿佛。

两百一十座阵法一结成,散乱无章的武林侠士们立即变得井井有条。当下大家分开训练,上阵一起,中阵一起,下阵一起。罗汉阵一起,真武剑阵一起。每个阵法的成员都已固定,每个人都专心修炼自己的方位。但又有灵活之处,只要凑够了方位,立时就能组成一个阵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