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0/2)
赵王何十五年,这一年实在是需要记录在列国史书中的重要一年。
这一年,廉颇从背后与秦国合击齐国田郅率领的齐军主力,斩首八万,俘获无数。这其中斩首的大多是因为投降了秦军,而秦军是不喜欢要俘虏的。俘获的人算是捡了条命,因为他黑夜之中辨不清方向,跑到了赵军的营地。
主力一灭,乐毅自然以锋锐破枯竹之势攻入了临菑。二十万燕师,有仇报仇没仇揩油,硬是捅了齐国的菊花。
这时候齐王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苏秦的真实身份,将这位伊尹、吕尚之后地位最高的间谍车裂在临菑街头,然后逃亡莒城。
莒城在商为姑幕候国,在周为莒子国。吕尚入齐时,山东地区实为齐鲁莒三国鼎立,地位不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时,小白自莒国回,纠自鲁国回,因为莒国更近临菑,管仲这才孤身轻车,前去截刺小白。
这个国家传了三十世,考王十年时被楚国所灭,后来归于齐国。
我没有前往临菑,但是前方的战报详细得让我恍如亲临,甚至于乐毅每天从齐国宝库里搬走多少车东西都历历在数。我统统让人记录下来,为后世历史学家解决一些小麻烦。
亲身经历这段历史上著名的大复仇,并没有给我太大的感触,倒是另外有个不起眼的消息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在这场天下伐齐的大运动之中,有一个国家很无耻,比我还无耻!
那就是楚国。
楚国被我抢了会稽之后并不甘心,以帮助齐国的名义出兵占领了齐国淮北之地。楚将淖齿更是深入莒地,被逃亡的齐闵王田地封为将相。说起来我不该在人家没死的时候称呼人家的谥号,不过他拜了淖齿为将相之后,差不多也就大半个身子埋在土里了。
我一边派人送信给燕王,指责燕国的强盗行为,一边帮助临菑的知识阶层逃离。散播谣言是个很有效的办法,只要将当年齐国兵卒在燕国蓟城做过的事渲染一些,这些豪门大族就会举族出奔。
乐毅还纠结在收取民心,长治齐地,所以并没有进行交通管制,让这些精英阶层顺利受到了赵国的保护。当然,如果他敢进行关城或者封锁官道,那就得直面廉颇的兵锋。
到了这一步,一切都和历史进程差距不大。诸侯之中开始讨论该怎么分蛋糕,秦国人是希望拿到实惠就走,韩魏是希望列齐国土地,扩充地盘,希望得到我的支持。我的意见很简单,等。
他们以为我在等齐国彻底败亡,其实我在等乐毅出兵即墨。
就看谁的耐心好。
过了六月,天气又热了起来,秋收的压力也压了下来。乐毅终于等不住了,请我入临菑,自己带了大军攻向即墨和莒城。沿途齐地守城望风而降,齐军此时的主将达子一败再败,留书一封便自尽谢罪了。
等乐毅大军围了即墨和莒城,仍让百姓出入城池,种植庄稼,秋毫不犯,准备攻心为上。
这本来是大帅的做法,足以成为千秋楷模,但是乐毅忽略了一个问题。攻心战的时间是很漫长的,而君侯的耐心却是有限的。说到这里必须表扬一下小何,我出征以来他还没有催过我,可见耐心方面已经在诸侯中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
燕昭王也是个很有耐心的国君,但是他儿子不是。
我在燕国的布局终于可以启动了。
毒杀燕王,太子继位。
太子继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