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败寇成王 道旁谈史事伤心惊变 湖上起风波(1/7)

溅,于承珠又不懂医马,心中大急,毫无办法,想起这白马从来未生过病,又是心痛,又是怜惜,抱着马头,轻轻抚拍,柔声说道:“再走几里路吧,到了前面的小镇,我给你吃个饱饱的,再找人替你治病。”那白马似是熟知人意,忽地一声长嘶,前蹄微屈,往时它主人骑它之时,它总是这个样子,于承珠心中不忍,但见那匹马嘶鸣顾盼,待着自己,只好跨上马背,白马嘶了一声,又放开四蹄疾跑,但只是过了一阵,又慢了下来,竟似不胜疲劳,口中的白沫喷得嘶嘶作响,于承珠正想下马牵它,忽听得背后马蹄疾响,有人叫道:“于姑娘,你的马走不动啦,咱们再谈一谈。”一回头,只见那人浓眉大眼,短须如戟,可不正是毕擎天,于承珠正没好气,说道:“有什么好谈的?”毕擎天道:“我刚才骂了张丹枫,惹你生气。你可知道我为什么要骂张丹枫么?”于承珠心中恼怒,手按剑柄,道:“我不要听!”说出之后,似觉太过,又道:“你替我收殓爹爹,我自是感激你的大恩,但我早就说过,不许你再提张大侠的名字!”毕擎天道:“咦,这倒奇了。张丹枫是你的什么人?”于承珠道:“不要你管。毕大龙头,咱们各走各路,你的恩情,我日后总有报答于你。”

毕擎天笑道:“好,你不听我就不说。我有一个故事,你听不听。”于承珠心道:“怎么他还有闲情逸致给我说故事?”她到底是小孩心情,便道:“好,你有什么故事,说出来听听。”毕擎天道:“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和尚,他的本事大得不得了,不但精通武功,而且熟知兵法。他有三个徒弟,一个是小叫化,一个运私盐的,还有一个既做过和尚,又做过叫化,后来大徒弟和二徒弟都曾经称王称帝,后代也曾享富贵荣华,只有最小那个徒弟,一无所成。他为二师兄和大师兄在长江交战,战死之后,连尸骸也捞不到。他的后代便永远流浪江湖,做叫化做和尚,还要时时提心吊胆,逃避皇帝的追缉。“但这小徒弟在未战死之前,却和他的师父做了一件震古烁今之事,那小徒弟既不想称王,也不想称帝,他长年伴着师父云游四方,帮助师父将各地的山川险要、用兵攻守之地,画成了一份军用的天下详图,谁人若得此图,便可图王霸之业,后来他和二师兄在长江战死之后,这份地图不知下落,那个大师兄,亦就是那个小叫化,自此统一江山。但仍不放心,传下遗诏,要后代的帝皇,追查那两家后人和那份地图的下落。“按说这份地图应该是两家共有,何况那第三个徒弟出力最多,更应该有权处置。不料事过百年,那份地图又再发现,落在二徒弟的后人手中,这人竟然将地图献与仇人,让他子孙万代,永为皇帝,失了天下英雄之望,你说这事情应不应该,公不公道?”于承珠冷冷一笑,道:“原来你说来说去,说的还是张大侠张丹枫。那可并不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老和尚是彭莹玉,小叫化是朱元璋,运私盐的是张士诚,那个既做过和尚又做过叫化的第三个徒弟大约是你的祖先毕凌虚了。毕大龙头,这些陈年旧账你还提它做甚(按:朱、张、毕三家之事,详见拙著《萍踪侠影录》)。毕擎天道:“即算张丹枫名满天下,我也说他这事做得不合。”于承珠怒道:“那时瓦剌入侵,你不知道吗?抵御外敌岂不是紧要于自家争王争帝?”毕擎天道:“这地图乃是张、毕两家之物,实在说来,我毕家更应做大半个主人,他说也不与我们说一声,就拿去交给皇帝!”于承珠道:“不,他是交给我的父亲。”毕擎天目光一闪,往下说道:“这是第一个不合,抵御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