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飞走(3/13)

最初应该是收叠在高手掌心中的,然后以五指弹射之力呈五角形兜头撒出,迎面罩下。被网裹住的裴盛跌落在地,正好是跌在一块被乌光裹挟落下的天惊牌旁边。“乌钢镯,五指山罩,原来是黄河九神合力拿我。”裴盛一眼便认出击败自己的两件武器,并由此获知围住自己的是何等厉害的人物。乌钢镯,江湖中也有叫乌钢圈、乌金琢。虽然是一种独门异形武器,但从唐朝往后便一直为江湖中人所熟知。好多江湖兵器排行谱上都将其列入,明朝时有两个声名不是太响亮的谱子竟然还将其排在前三位中。乌钢镯这种兵器沉重,质硬,无坚不摧,既可当明器格斗又可当暗器飞射。而且乌钢镯最大的特别之处是所选用的制作材料带有强磁性,这样再加上它的重量和硬度,还有使用时的力道,几乎成为所有霸道暗器的克星。因为霸道暗器都是铁制、钢制的,在乌钢镯旋转发射力和本身磁力、重力的影响下,只要霸道暗器与它接近到一定距离内,都会被它吸附、撞击导致偏向掉落。乌钢镯一般是成对的,而且会是由大到小的多对乌钢镯。使用者将其套在左右手臂上非常隐蔽,套得越多说明使用者的功力越高。五指山罩则知道的人不多,因为这东西原本只是一件猎人捕猎用的工具,是一种以机栝触发弹射的捕网。但是有些江湖人看了它的设计精绝巧妙,便按照其原理用玉麻丝编制出极为轻薄却不失牢固的网罩,藏在手心以五指之力弹射而出。这个估计就和现在警察用的抓捕网枪有些相似。至今为止,与五指山罩有关内容的只有元末安徽桐县人王遇所著的《惊见记》,此书中提到一个“行脚僧捉猴夺金”的典故。说是一只山中的猴子将过路商客的银囊给偷走了,怎么都抢不回来。恰好遇到一个行脚僧人,他手中拿几个果子诱猴子接近,然后突然五指一弹,便撒出一张网将猴子罩住。安徽桐县为吴承恩的祖籍,他创作《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如来佛压在五指山下一段,不知道是不是就从这典故中获取的灵感。乌钢镯和五指山罩都是绝妙的器物,但它们却又都是以人力发出的。所以能将这两件东西用好的人都不是一般人,非得有极为强劲的臂力和指力才行。黄河九神就是不一般的人,而且有些方面也确实很神。他们并非真的住在黄河边上,被称作黄河九神除了因为是九个人外,最主要的还因为他们是曲姓同宗,正好应合了黄河九曲由天入海的寓意。这九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有父子,有亲兄弟,有叔伯兄弟,辈分最高的是族里的爷爷。他们的本事也很杂乱,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绝技,应该全是外学的技艺而并非祖传。还有,他们的配合也很复杂,这是考虑到各自不同技艺的特点后组合而成的最佳配合,而且已经经过无数次的训练和实战。这种配合是其他群体组合很难做到的。试想,如果不是父子兄弟的关系,谁敢放心将自己暴露在别人强势的攻击下,不躲不闪,完全信任旁边其他人给予自己的保护。而自己则全身心地辨看对手的每个动作细节,抓住最佳时机给予对手最有效的一击。

会“上三洞仙列位”、“飞云流转式”这些阵式的组合很多,但是没有一个组合能像黄河九神那样将这些阵式的威力发挥到极致并拓展到极致之外。裴盛被网住之后没有试图挣脱和反抗,手脚完全自由时采取各种方法都没能逃出黄河九神的围困,现在被网住了就更不必枉费力气了。秦笙笙是确认裴盛被网住后才转身逃脱的,此刻正好是太阳最后的一点亮点被山脚遮掩。而归鸦林也是在这个时候再也蕴含不住那些浓雾,就如同吸满水的海绵被压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